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化社会,教育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样态。在新工业革命时代和智能化时代,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 而是以组织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中心, 在短暂的文化启蒙之后和经常性的无形的精神启蒙之中, 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做、自己学。
6月14日,电影《未来可期》在西安举行开机仪式。该电影以西安交大附小“钱学森实验班”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小发明、小科技、小创新”拓展教育为故事原型,反映“院士”科学家和附小青年教师及孩子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勤奋好学、努力钻研,不断探寻科学高峰的时代精神,引领教育、启发年轻一代勤奋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该片由陕西文化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办公室艺术指导,北京电影学院摄制组,北京星河江月影业、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教育正能量》栏目组联合摄制。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万清,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荣命哲,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建春,陕西文化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办主任刘瀚辰,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冯洁;西安交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重,基础教育党委书记王佩东,社会教育管理处副处长巩稳定,附小校长雷玲;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导演程琭壹,青年演员宋哲为、丁梓仟、赵宁、范宸宇;媒体代表以及交大附小师生共计1500余人参加了开机仪式。
传承西迁精神 院士与小小科学家担纲角色倾情演绎
据介绍,电影《未来可期》由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亲自出演,与交大附小的小小科学家们面对面演绎,畅谈科学故事,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孩子们对于西迁精神的感悟。
附小校长雷玲将在电影中本色主演,她阐述了交大附小的校史沿革和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介绍了附小在创新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与艺术融合、深度学习与跨界融合等领域的创新与成绩。附小以西迁精神为核心理念,提取其中的精神内涵,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万清表示,西迁精神是在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重要的精神宝藏。《未来可期》这部作品应运而生,是对梦想、未来、科技等热点话题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唤起每一个人心中关于梦想的火苗。他希望《未来可期》这部电影能够引导更多的学生为梦想努力奋斗,让更多的学校能够成为学生翱翔的天空,打造被梦想环绕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以视频的方式祝贺《未来可期》顺利开拍,并表示希望附小学生勤奋好学、努力钻研、永攀高峰,在未来报效祖国。
西安交大副校长荣命哲表示,这部电影背后浓缩的不仅仅是交大附小一所学校发展的心路历程,更是一部陕西基础教育变革的心路历程,是70年来陕西教育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缩影,希望孩子们在未来能够以梦想的名义让祖国更加富强。
培根铸魂 “影”领成长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建春说到,作为“全国影视教育实验区”,西安多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教学资源,切实发挥影视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育人职能,借助影视教育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内容、完善美育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以高校为专业依托,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企业服务、学生受惠”的工作机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西安市将继续贯彻教育部和中宣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精神,培根铸魂,“影”领成长,不断探索,在影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互联网+影视教育”和影视人才培养上,继续挖掘影视教育的潜在价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好看而不俗套 走心而有力量
陕西文化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办主任刘瀚辰介绍电影《未来可期》的创作情况,他表示省影视办近年来创作多部教育题材影视剧,这部电影的创作是省教育系统从国家的层面高度重视影视教育作用、影视的文化感染价值以及影视作为新时代精神生存意义。优秀电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影视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学生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高审美、培养爱国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万清正式宣布电影《未来可期》开机。全体嘉宾及演职人员登台,共同为电影开机揭幕。
聚焦人工智能教育 “钱学森实验班”搬上荧幕
据悉,电影《未来可期》首次把“钱学森实验班”搬上荧幕。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钱学森实验班”积极探索创新人才从小培养模式,践行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学习钱学森精神为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大胆探索创新型人才从小培养的模式与实践之路。附小“钱学森实验班”助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理念新路径,谱写附小教育新的篇章。
作为首部聚焦人工智能的电影,《未来可期》题材新颖,还原时代精神风貌,以老一辈院士的奋斗历程感染新时代观众,传播民族正能量,实现西迁精神的代代相承。
智慧教育蓄势待发 开启“未来教育+人工智能”新形式
电影《未来可期》的创作融入“工业化教育”向“智慧型教育”转变,构建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利用智能技术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影片中交大附小的学生参加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获得了全国各项荣誉,给学校的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发展增添了动力。
影片展示了西安交大附小大力实施智能教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跨学科(STEAM)教育、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等。目前,学校正在尝试“私人定制式”的未来课程、建立混合式学习方式、线上线下学分制选修课、大数据学情课程,满足不同学习方式,实现分层发展。电影的拍摄体现了“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的理念,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引领学校走向未来。
院士携教育大咖倾情出演 展现科技与未来的俱佳影像
作为献礼建国70周年的教育影片,电影《未来可期》也成为担当新时代教育使命、加强教育题材影视剧产品建设、繁荣教育影视精品创作的又一大突破。《未来可期》是由电影《斗法五湖镇》、电视剧《宝贝奇兵》主演范宸宇,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电视剧《东方战场》主演宋哲为,电影《来去万重山》、电视剧《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主演丁梓仟以及北京电影学院青年演员、交大附小的师生、家长代表出演。电影用独特的视角对西安交大附小西迁精神、校园科技创新、办学理念及特色进行完美演绎,用光与影的艺术手法展示西安交大附小建校以来取得的优秀成果,充分展示了全校师生筑梦未来,传承交大的育人情怀。
北京电影学院摄制组在拍摄选景上反复甄选,综合考虑校园建设、文保状况、人文氛围等,最终选取集优美校园特色和人文气息于一体的场景,未来将在荧幕上呈现独特的画面。为了贴近现实、接近生活,电影编剧在创作的筹备阶段就采访了十几位亲历西迁历史的教授和院士们,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导演程琭壹关注细节,对现场布景、演员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悉,《未来可期》预计今年7月中旬杀青。